艾服

词典解释: ài fú 1.《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 2.指五十之年。 3.泛指从政。国语辞典注音 ㄞˋ ㄈㄨˊ  拼音 ài fú1. 年五十則可做官從政。語本《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後指五十歲。▶ 北周.王襃〈太保吳武公尉遲綱碑銘〉:「及年踰,任隆臺袞。」2. 任事、服勞。▶ 《晉書.卷三三.鄭沖傳》:「王事,六十餘載。」3. 古時罪犯的刑服。▶ 南朝梁.任昉〈為王金紫謝齊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啟〉:「教清中世,懲刑。」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788页 第9卷 271

词典名字:

艾服

词典发音:

ài fú

国语辞典
1.《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2.指五十之年。 3.泛指从政。
基本解释

艾服[ ài fú ]

⒈  年五十则可做官从政。语本后指五十岁。北周·王襃〈太保吴武公尉迟纲碑铭〉:「及年逾艾服,任隆台衮。」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

⒉  任事服劳

《晋书·卷三三·郑冲传》:「艾服王事,六十余载。」

⒊  古时罪犯的刑服。

南朝梁·任昉〈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启〉:「教清中世,艾服惩刑。」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陈澔 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
宋 郑侠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古人涖官政,五十曰艾服。”

⒉  指五十之年。

北周 王褒 《太保尉迟纲碑铭》:“年踰艾服,任隆台袞。”

⒊  泛指从政。

《晋书·郑冲传》:“艾服王事,六十餘载。”

⒋  犹艾韠。艾,通“”。

南朝 梁 任昉 《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启》:“化澄上业,草缨垂典,教清中世,艾服惩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艾服

  • 解释:古代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