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
词典解释:
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易·繫辞下》:“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若夫上上人,则举世絶少;非直少也,盖絶无之矣。”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但白话的生长,总当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因为态度很平正。若夫以前文豪之偶用白话入诗文者,看起来总觉得和运用‘僻典’有同等之精神也。”
国语辞典
◎ 若夫 ruòfú
[as to] 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基本解释
若夫[ ruò fú ]
⒈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1) 承接。(2) 转折。
引《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
《文选·左思·蜀都赋》:「若夫王孙之属,郤公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
《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孟子·离娄下》:「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引证解释
⒈ 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引《易·繫辞下》:“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若夫上上人,则举世絶少;非直少也,盖絶无之矣。”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但白话的生长,总当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因为态度很平正。若夫以前文豪之偶用白话入诗文者,看起来总觉得和运用‘僻典’有同等之精神也。”
网络解释
若夫
[as to] 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可以翻译为“至于”,并无实际意思。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