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

词典解释: chá shi 1.指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零食。国语辞典注音 ㄔㄚˊ ˙ㄕ  拼音 chá shi糕餅類的佐品。▶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一家家上墳準備,準備些節下,菜饅頭、瓢漏粉、雞豚狗彘。」▶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隔了幾日,趙尼姑辦了兩盒,來賈家探望巫娘子,巫娘子留他喫飯。」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899页 第9卷 38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6页

词典名字:

茶食

词典发音:

chá shí

国语辞典
1.指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零食。
基本解释

茶食[ chá shi ]

⒈  糕饼类的佐茶食品。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家家上坟准备,准备些节下茶食,菜馒头、瓢漏粉鸡豚狗彘。」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隔了几日,赵尼姑办了两盒茶食,来贾家探望巫娘子,巫娘子留他吃饭。」

引证解释

⒈  指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零食。

宋 宇文懋昭 《大金国志·婚姻》:“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西湖套曲:“有百十等异按酒,数千般官样茶食。”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葛来官 听见,买了两只板鸭,几样茶食,到船上送行。”
阿英 《敌后日记》:“北蒋庄 市镇不小,需用品及茶食,应有尽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茶食

  • 茶食,从广义说来,是包括茶在内的糕饼点心之类的统称,在《大金国志·婚姻》就载有:“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 茶食一名,据《土风录》云:“干点心曰茶食,见宇文懋《昭金志》:‘婿先期拜门,以酒撰往,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又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北辕录》云:“金国宴南使,未行酒,先设茶筵,进茶一盏,谓之茶食。”
  •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茶食是喝茶时所吃的,与小食不同,大软脂,大抵有如蜜麻花,蜜糕则明系蜜饯之类了。从文献上看来,点心与茶食两者原有区别,性质也就不同,但是后来早已混同了。”
  • 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指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