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举

词典解释: jiàn jǔ 介绍;推荐:~人才。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ㄢˋ ㄐㄩˇ  拼音 jiàn jǔ推舉。▶ 《儒林外史.第七回》:「禮部侍郎徐,為薦舉賢才事,奉聖旨,莊尚志著來京引見。」▶ 《文明小史.第二○回》:「現在要請幾個人先去編起教課書來,就有人把我們兩個都薦舉在內,目下再過兩三天,就要去動手。」或作「荐舉」。

词典名字:

荐举

词典发音:

jiàn jǔ

国语辞典

荐举 jiànjǔ

[introduce; recommend;propose sb. for promotion] 推荐

荐举贤才

基本解释

荐举[ jiàn jǔ ]

⒈  推举。也作「荐举」。

《儒林外史·第七回》:「礼部侍郎徐,为荐举贤才事,奉圣旨,庄尚志著来京引见。」
文明小史·第二〇回》:「现在要请几个人先去编起教课书来,就有人把我们两个都荐举在内,目下再过两三天,就要去动手。」

引证解释

⒈  介绍;推荐。

《汉书·杨恽传》:“郎、謁者有罪过,輒奏免,荐举其高弟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穀,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
宋 陈亮 《铨选资格策》:“然 庆历 间, 范 富 诸公思救磨勘荐举之弊,欲去旧例,以不次用人,而案百吏之惰。”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有人给他往学堂里荐举去教英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荐举

  • 荐举,作为选贤任能的一种形式,历史可谓悠久。四千多年前,舜继尧位,靠的是推举;春秋时的祁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说的也是荐举。若是细分,荐举似可分为三种:一曰内举,即本单位的领导向组织建议对某人委任;二曰外举,即领导班子之外的人,也就是一般干部或群众推举某人担任一定的工作;三曰自荐,如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