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生玉

词典解释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1.【解释】: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2.【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3.【语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父生贤子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蓝田生玉玉关人老老之将至至亲好友友风子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亡祸福福不盈眦眦裂发指指不胜屈屈尊就卑卑不足道道不举遗

词典名字:

蓝田生玉

词典发音:

lán tián shēng yù

国语辞典

蓝田生玉 lántián-shēngyù

[children born of great parents] 比喻贤能的父亲生得贤能的儿子

孙权见而奇之,谓其父 曰:“ 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三国志·诸葛恪传》

基本解释

蓝田生玉[ lán tián shēng yù ]

⒈  比喻名门出俊秀子弟。也作「蓝田出玉」。

《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诸葛恪 字 元逊,瑾 长子也。少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恪 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参见“蓝田”。

权 见而奇之,谓 瑾 曰:‘ 蓝田 生玉,真不虚也。’”
南史·谢庄传》:“﹝ 谢庄 ﹞七岁能属文,及长,韶令美容仪, 宋文帝 见而异之……曰:‘ 蓝田 生玉,岂虚也哉?’”

成语解释

蓝田生玉

【解释】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处】《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父生贤子

网络解释

蓝田生玉

  • 蓝田生玉,读音是lán tián shēng yù,汉语成语,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比喻名门出贤子弟。出自《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