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

词典解释: wō jiǎo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2.见"虚名"。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ㄚ ㄐㄧㄠˇ  拼音 guā jiǎo1. 蝸牛的角。比喻細小。▶ 南朝梁.沈約〈細言應令〉詩:「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 北周.庾信〈小園賦〉:「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2. 比喻為小事而時起爭端。見「蠻觸相爭」條。▶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雖鄒衍談天之辯、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其萬一。」

词典名字:

蜗角

词典发音:

wō jiǎo

国语辞典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2.见"蜗角虚名"。
基本解释

蜗角[ guā jiǎo ]

⒈  蜗牛的角。比喻细小。

南朝梁·沈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北周·庾信〈小园赋〉:「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⒉  比喻为小事而时起争端。参见「蛮触相争」条。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其万一。」

引证解释

⒈  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参见“蜗角鬭争”。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

⒉  见“蜗角虚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蜗角

  • 蜗角,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传说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 ,左角上的叫触氏 ,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以“蜗角”比喻微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