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

词典解释

亦称“蝉蛹草”、“蝉茸”、“胡蝉”。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菌丝体在蝉蛹或山蝉(Cicada flammata)的幼虫体内蔓延生长,以后连同寄主尸体形成菌核,并由寄主前端生出子座。子座棍棒形,肉桂色,中空。子囊壳埋于子座头部,孔口稍突出。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干燥的子座及虫体入药。

词典名字:

蝉花

词典发音:

chán huā

国语辞典
1.一种菌类植物﹐寄生于蝉的幼虫体上。幼虫死后﹐菌抽茎成长﹐顶端有花茸生﹐故又称蝉茸。 2.蝉的一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菌类植物,寄生于蝉的幼虫体上。幼虫死后,菌抽茎成长,顶端有花茸生,故又称蝉茸。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成都 有草名蝉花。今有乾者,视之,乃蝉额裂面抽茎,上有花。善治目,未知如何用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蝉花》﹝集解﹞引 唐慎微 曰:“蝉花所在有之,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头上七月采。”

⒉  蝉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蝉花》:“花冠以像名也……古俗谓之胡蝉, 江 南谓之螗, 蜀 人谓之蝉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蝉花

  • 蝉花:《金蝉花》陈祝安等主编
  • 蝉花: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