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贲

词典解释: bēn bēn 1.状柳宿之形。 2.跳行争斗貌。 3.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国语辞典注音 ㄅㄣ ㄅㄣ  拼音 bēn bēn1. 星體的形狀。▶ 《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2. 勇猛跳行的樣子。▶ 《禮記.表記》:「詩曰:『鵲之姜姜,鶉之賁賁。』」或作「奔奔」。

词典名字:

贲贲

词典发音:

bēn bēn

国语辞典
1.状柳宿之形。 2.跳行争斗貌。 3.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基本解释

贲贲[ bēn bēn ]

⒈  星体的形状。

《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⒉  勇猛跳行的样子。也作「奔奔」。

《礼记·表记》:「诗曰:『鹊之姜姜,鹑之贲贲。』」

引证解释

⒈  状柳宿之形。

《左传·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
杜预 注:“賁賁,鸟星之体也。鶉,鶉火,星名。”
杨伯峻 注:“賁音奔,賁賁,状柳宿形。”
金 赵秉文 《仿玉川子沙麓云坞砚屏为吕唐卿藏》诗:“鶉火賁賁尾伏辰,状如赤鸟非云。”

⒉  跳行争斗貌。

《礼记·表记》:“《诗》曰:‘鹊之姜姜,鶉之賁賁;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郑玄 注:“姜姜、賁賁,争鬭恶貌也。”
清 俞樾 《余莲村劝善杂剧序》:“夫牀笫之言不踰閾,而今人每喜於宾朋高会,衣冠盛集,演诸淫褻之戏,是犹 伯有 之赋‘鶉之賁賁’也。”

⒊  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明 宋濂 《凤阳府新铸大钟颂》:“宅兮囷囷,触兮賁賁;摩乹盪坤,以警昕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贲贲

  • 像柳宿的形状。
  • 《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杜预 注:“贲贲,鸟星之体也。鹑,鹑火,星名。” 杨伯峻 注:“贲音奔,贲贲,状柳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