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

词典解释: chì sōng1.即子。(1)《楚辞.远游》:"闻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

词典名字:

赤松

词典发音:

chì sōng

国语辞典
1.即赤松子。(1)《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赤松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赤松子"。(2)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北有赤松山,相传黄初平叱石成羊处。初平号赤松,故山以是名。"参见"赤松子"。 2.亦作"赤诵"。复姓。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基本解释

赤松[ chì sōng ]

⒈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四十公尺,树皮与嫩芽皆赤褐色,针状叶。雌雄同株,雄花黄,雌花紫。毬果卵圆形,种子有披针形的翅,以便散播。木质坚韧,可供建筑、造纸之用,树脂可作松香,叶可提炼化工原料。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

引证解释

⒈  参见“赤松子”。参见“赤松子”。

即 赤松子。(1)《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韩非子·解老》:“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
参见“赤松子”。(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 有 赤松涧,赤松子 游 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
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故山以是名。”

⒉  亦作“赤诵”。复姓。《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名 时乔,字 受纪。”

⒊  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赤松

  • 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脱落。一年生枝桔黄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暗红褐色,长圆状卵圆形或圆柱形。中国多地有分布。可作抗风植物,可用作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