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丰

词典解释

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字季和。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任建昌道,旋充川滇边务大臣,在川边实行改土归流,设立三十余县。1908年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宣统三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激起四川各县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立宪派蒲殿俊自任都督,他仍以办理边防的名义从中操纵,煽动兵变。后被新任都督尹昌衡派人杀死。

词典名字:

赵尔丰

词典发音:

zhào ěr fēng

国语辞典
(1845-1911)清末官员。汉军正蓝旗人。曾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残杀请愿民众,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他煽动兵变,后被杀死。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赵尔丰

  • 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朝大臣,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
  • 初以捐纳任职广东,之后历任静乐、永济等县知县,并得到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锡良调任四川总督之后,随之赴四川任职。1905年5月,调任建昌道,负责平定地方土司的叛乱,处理川藏地区的事务。不久升任川滇边务大臣。锡良离开四川后,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之职。
  • 1908年2月,改任驻藏大臣,期间平定了西藏上层贵族策划的叛乱事件。1911年4月,其兄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赵尔丰接任四川总督。保路运动兴起后本欲上奏朝廷为民众请命,但清廷却急电赵尔丰镇压保路运动,并将湖北新军调往四川。从而导致了湖北兵力空虚,爆发了武昌起义,同年10月,赵尔丰暗中策划兵变,被大汉军政府都督尹昌衡抓住之后杀死,时年66岁。赐谥曰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