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

词典解释

亦称“越南人”、“京人”,旧称“安南人”。越南人数最多的民族。约6 509.4万人(1995年),占全国人口87.5%。说越南语;有文字。主要信佛教,部分信天主教、和好教、高台教。主要从事农业,种水稻、玉米和热带作物等,也有渔业和林业。另有约100万人在柬埔寨、老挝、泰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词典名字:

越人

词典发音:

yuè rén

国语辞典
  • 疏远的人。
  • 战国时名医扁鹊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疏远的人。

    《商君书·修权》:“故 尧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苏洵兵制》:“及於 五代,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

    ⒉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姓 秦 氏,名 越人。”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人 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吴 客漫陈《豪士赋》,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海石》:“久不晤,岂精 越人 术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越人 (百越部落的简称)

  • 越人,是百越地区古越人的简称,百越之地诸部落常统称为越人。《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包括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
  • 秦后,随着中原人的南迁,越人中广东地区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而在广西、越南地区的雒越及西瓯两大部落,则与其他族群共同演化为今天的京族、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等的少数民族,也有部分流徒海外演化成其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