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投

词典解释: 也称“砸眼”。篮球运动技术名词。运动员起跳腾空后球才出手的一种投篮技术。具有突击性强、出手点高、稳定性好和不易防守等特点,命中率较高。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ㄠˋ ㄊㄡˊ  拼音 tiào tóu一種籃球動作。利用跳起時,在空中投籃,可減少被對手撥掉的機會。或稱為「跳射」。

词典名字:

跳投

词典发音:

tiào tóu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跳投

  • 跳投最先起源于美国的NBA。在NBA成立初期,球员习惯于原地站立投篮;50年代早期,费城勇士的球员保罗·阿里辛首次采用跳投方式。由于跳投的躲避封盖效率明显提高,以致于慢慢流行于整个NBA乃至国际篮坛,成为当今篮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好手段;而原地投篮除了应用于罚篮外,在比赛过程中已不多见。
  • 跳投的好处是不像原地投篮那样容易被对手封盖。投篮者双手持球并起跳,在达到最高点或之前把球向45°角推出,使篮球划过一条弧线飞向篮筐。跳起投篮的目的是为了躲避防守球员的封盖,在面对身材相仿的球员或无人防守的时候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