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

词典解释

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他用(林、牧、渔等)

词典名字:

退耕

词典发音:

tuì gēng

国语辞典

退耕 tuìgēng

[reuse farmland for other purpose] 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他用(林、牧、渔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退畊”。

⒉  谓辞官务农;归耕

语本《史记·吴太伯世家》:“子胥 退而耕於野。”
葛洪 《抱朴子·逸民》:“季札 退耕以委之, 老莱 灌园以远之。”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师正》诗:“无谓退耕近,伏念已经秋。”
刘基思悲翁》诗:“干时乏计策,退畊无园田。”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用古诗十九首韵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之十一:“叹息硜硜人,退耕悔不早。”

⒊  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场、鱼塘等用。

贾平凹 《浮躁》十六:“退耕还林,搞多种经营。”
《人民日报》1985.3.12:“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应调减征购任务,退耕的土地可以作为原耕户的家庭经营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退耕

  • 退耕,亦作“ 退畊 ”,汉语词汇。
  • 拼音:tuì gēng
  • 释义:1、谓辞官务农。2、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场、鱼塘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