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出

词典解释: chóng chū 1.重复出现。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ㄥˊ ㄔㄨ  拼音 chóng chū重複再現。▶ 《抱朴子.外篇.省煩》:「今五禮混撓,雜飾紛錯,枝分葉散,互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343页 第10卷 37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81页

词典名字:

重出

词典发音:

chóng chū

国语辞典

重出 chóngchū

[reappear] 重现,复出

基本解释

重出[ chóng chū ]

⒈  重复再现。

《抱朴子·外篇·省烦》:「今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

引证解释

⒈  重复出现。

晋 挚虞 《讨论新礼表》:“臣犹谓卷多文烦,类皆重出。”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三:“其説汪洋奥义,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清 杭世骏 《质疑》卷上:“昔儒所谓 周公 所未施行之书,重出以见义也。”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其中恐怕每期只一本,且有和先前重出的罢。重出者请弃去,毋须寄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重出

  • 重出,是汉语词汇,拼音chóng chū,解释为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