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

词典解释: zhù tiě 含碳量大于2%的铸造铁基合金。还含硅及少量锰、磷、硫等元素。常见的有白口、灰口、球墨等。熔点低、流动性好、熔炼简单、成本低、耐磨,但塑性和韧性差,强度低。一般用来铸造各种铸件。国语辞典注音 ㄓㄨˋ ㄊㄧㄝˇ  拼音 zhù tiě生鐵的別名。見「生鐵」條。

词典名字:

铸铁

词典发音:

zhù tiě

国语辞典

铸铁 zhùtiě

[foundry iron;foundry pig] 含碳量较高的铁,质脆,不能锻压,用来炼钢或铸造器物

基本解释

铸铁[ zhù tiě ]

⒈  生铁的别名。参见「生铁」条。

引证解释

⒈  把铁矿石冶炼成铁。

《汉书·五行志上》:“成帝 河平 二年正月, 沛郡 铁官铸铁,铁不下,隆隆如雷声,又如鼓音。”
《北史·杨津传》:“掘地至泉,广作地道,潜兵涌出,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贼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 杨公 铁星。’”
陈维崧满江红·舟次丹阳感怀》词:“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

⒉  用生铁重新熔炼而成的铁碳合金。也叫生铁或铣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铸铁

  • 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