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

词典解释: à ma 1.父亲。 2.方言。母亲。 3.为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称呼。 4.丈夫对老年妻子的昵称。 5.对年老妇女的敬称。国语辞典注音 ㄚ ㄇㄚ拼音 ā mā1. 閩南方言。指祖母。2. 父親。譯自女真語。▶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哥哥會唱,我便能舞,俺父親是李克用,阿媽喜歡俺兩個。」▶ 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三折》:「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麼?」亦譯作「阿馬」。3. 廣東方言。指母親。

词典名字:

阿妈

词典发音:

ā mā

国语辞典

阿妈 āmā

(1) [ma,mother]∶妈妈

(2) [serving woman;amah]∶女佣人

(3) [wife]∶老年男子对妻子的称呼

(4) [father]∶满族人称父亲,也作“啊嘛”

基本解释

阿妈[ ā mā ]

⒈  闽南方言。指祖母。

⒉  父亲。译自女真语。元·关汉卿元·无名氏也译作「阿马」。

《哭存孝·第一折》:「哥哥会唱,我便能舞,俺父亲是李克用,阿妈喜欢俺两个。」
《货郎旦·第三折》:「阿妈,有甚话对你孩儿说呵,怕做甚么?」

⒊  广东方言。指母亲。

引证解释

⒈  父亲。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阿妈,当日未破 黄巢 时,阿妈的言语:若你破 黄巢,天下太平,与你 潞州 上党郡 镇守。阿妈失其前言,今天阿妈着你孩儿镇守 邢州。”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阿妈阿者大喜;谢俺阿妈封俺五将为五侯,着俺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阿妈!唤你孩儿,那厢使用?”

⒉  方言。母亲。

吴组缃 《山洪》一:“今年春上才娶了亲,和他的阿妈,和他的哥哥 大官、二官 分了锅灶,单独成家立业。”

⒊  为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称呼。

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七场:“[ 益春 :]请阿娘吃药,阿妈说要趁热吃下。”

⒋  丈夫对老年妻子的昵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金员外 情知蹺蹊了,只得将砒霜实情对阿妈説知。”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翁 便招阿妈到背处道:‘阿妈,你休如此説!姻缘之事,莫非天数。’”

⒌  对年老妇女的敬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那和尚见了员外回家,不敢久坐,已无心吃饼了。见丫鬟送出来,知是阿妈美意,也不好虚得。”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保姆请不起,是否可以物色到比较聪明清洁的阿妈,代为照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阿妈 (词语、称谓)

  • 阿妈,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ā mā,通常以苗、侗、瑶、畲、黎、傣等民族对母亲的统称。一般称为:阿妈、阿曼、曼、岚。(阿妈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