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息

词典解释: què xī 1.犹屏息。形容恐惧﹐不敢做声。国语辞典注音 ㄑㄩㄝˋ ㄒㄧˊ  拼音 què xí噤言屏息,不敢發出任何聲音。▶ 《三國志.卷六五.吳書.韋曜傳》:「追懼淺蔽,不合天聽,抱怖,乞垂哀省。」▶ 《北史.卷九四.高麗傳》:「成左右不敢動,乃謝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155页 第11卷 796

词典名字:

雀息

词典发音:

què xī

国语辞典
1.犹屏息。形容恐惧﹐不敢做声。
基本解释

雀息[ què xí ]

⒈  噤言屏息,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三国志·卷六五·吴书·韦曜传》:「追惧浅蔽,不合天听,抱怖雀息,乞垂哀省。」
《北史·卷九四·高丽传》:「成左右雀息不敢动,乃谢服。」

引证解释

⒈  犹屏息。形容恐惧,不敢做声。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抱怖雀息,乞垂哀省。”
南朝 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
《北史·高丽传》:“柳 张目叱之,拳击 成 坠於牀下, 成 左右雀息不敢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雀息

  • 雀息,犹屏息。形容恐惧,不敢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