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稗

词典解释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秆丛生。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面密生柔毛。秋季开花,总状花序3~6枚,每枚花序在其一侧着生小穗,成2~4行排列,绿色或带紫色。生于荒野潮湿处。中国长江以南各地都有分布;日本亦产。可作牲畜饲料;也可栽作护堤植物。

词典名字:

雀稗

词典发音:

què bài

国语辞典
1.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雀稗

  • 多年生禾草。秆直立,丛生,高50-100厘米,节被长柔毛。叶鞘具脊,长于节间,被柔毛;叶舌膜质,长0.5-1.5毫米;叶片线形,长10-25厘米,宽5-8毫米,两面被柔毛。总状花序3-6枚,长5-10厘米,互生于长3-8厘米的主轴上,形成总状圆锥花序,分枝腋间具长柔毛;穗轴宽约1毫米;小穗柄长0.5或1毫米;小穗椭圆状倒卵形,长2.6-2.8毫米,宽约2.2毫米,散生微柔毛,顶端圆或微凸;第二颖与第一外稃相等,膜质,具3脉,边缘有明显微柔毛。第二外稃等长于小穗,革质,具光泽。花果期5-10月。染色体2n=20(Moriya A.,Kondo, 1950),40 (Tateoka,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