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士

词典解释

高尚文雅的人

才情富赡、品格高尚的人。

《文选·曹植<杂诗>》 李善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士,《诗》云:‘殷士肤敏。’髦士俊秀,雅士博达,列士有不易之分,处士隐居放言。”《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武伯南 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为嫌隙。”《旧唐书·赵憬韦伦等传论》:“ 赵丞相 区分检裁,求为雅士,以争权而陷 陆贄 。”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就中若 丁晋国 谓 ,其才情足上下 寇忠愍 ,当时不入相,居然 宋 初一雅士。” 鲁迅 《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 陶园 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

词典名字:

雅士

词典发音:

yǎ shì

国语辞典

雅士 yǎshì

[scholar] 高尚文雅的人

文人雅士

基本解释

雅士[ yǎ shì ]

⒈  品格高雅的读书人。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

粗人

英语elegant scholar

引证解释

⒈  才情富赡、品格高尚的人。

《文选·曹植<杂诗>》 李善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士,《诗》云:‘殷士肤敏。’髦士俊秀,雅士博达,列士不易之分,处士隐居放言。”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武伯南 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为嫌隙。”
《旧唐书·赵憬韦伦等传论》:“赵丞相 区分检裁,求为雅士,以争权而陷 陆贄。”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就中若 丁晋国 谓,其才情足上下 寇忠愍,当时不入相,居然 宋 初一雅士。”
鲁迅 《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 陶园 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雅士

  • 雅士:箱包品牌
  • 雅士: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