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龙

词典解释: léi lóng 1.闪电。以其打闪时火光如龙﹐故称。国语辞典注音 ㄌㄟˊ ㄌㄨㄥˊ  拼音 léi lóng動物名。一種草食性恐龍。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蜥髖目。體型龐大,身長可達二十四公尺,重至三十五公噸。四足粗笨,有如象足。頭部僅有六十公分左右,頸部及尾部甚長。居於水邊陸地或沼澤之中。

词典名字:

雷龙

词典发音:

léi lóng

国语辞典
闪电。以其打闪时火光如龙﹐故称。
基本解释

雷龙[ léi lóng ]

⒈  动物名。一种草食性恐龙。脊椎动物亚门爬虫纲蜥髋目。体型庞大,身长可达二十四公尺,重至三十五公吨。四足粗笨,有如象足。头部仅有六十公分左右,颈部及尾部甚长。居于水边陆地或沼泽之中。

引证解释

⒈  闪电。以其打闪时火光如龙,故称。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梁惠王下三》:“毁裂典礼,亏替节文,己私炽然,而人道以灭。正如雷龙之火,愈克而愈无已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雷龙 (恐龙)

  • 雷龙(属名:"Brontosaurus")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9年命名了秀丽雷龙("Brontosaurus excelsus"),brontē/βροντη在古希腊文里意为“雷声”,而sauros/σαυρος意为“蜥蜴”;但这名称在1974年正式遭到废除,由在1877年命名的迷惑龙所取代。
  • 2015年,来自葡萄牙和英国的古生物学家在4月7日的《Peer J》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梁龙科的物种级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修正》(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Dinosauria, Sauropoda))的论文,这篇长达298页的论文的核心就是,雷龙重新变成了有效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