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词典解释:
市名。在山东省东部,南滨黄海,西临胶州湾,胶济铁路终点。辖市南、市北、城阳、四方、李沧、黄岛、崂山七区和胶州、即墨、胶南、莱西、平度五市。原系一渔村,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次年强行租占青岛,辟为军港和商港。1914年为日本强占,1922年中国收回。1929年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青岛市。因胶州湾口青岛得名。人口690万(市辖区224万,1996年)。是山东省最大的工业城市。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崂山县并入。工业有纺织、机车车辆、机械、化学、钢铁、电子、仪表、建材。为中国优良海港之一,航线通沿海各港和国外。有青岛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名胜古迹有鲁迅公园、中山公园、前海栈桥、汇泉、崂山、琴岛(小青岛)等。夏季气候凉爽,为著名疗养胜地,海滨有海产博物馆和海水浴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引证解释
⒈ 草木青翠的岛屿。
引唐 张均 《和尹懋登南楼》:“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唐 贾岛 《送令狐綯相公》诗:“吟看青岛处,朝退赤墀晨。”
网络解释
青岛 (山东省副省级城市)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级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总人口929.05万,地区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并建设港口和铁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是2008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中国品牌之都”称号。青岛是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驻有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26所。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9所高校。青岛的异域建筑种类繁多,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会”。八大关建筑群荣膺“中国最美城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