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枝

词典解释

1.谓香气散溢于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晚春赋》:“水筛空而照底,风入树而香枝。”

2.花枝。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五首·爱远山》:“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年饭》:“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

词典名字:

香枝

词典发音:

xiāng zhī

国语辞典
1.谓香气散溢于树枝。 2.花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香气散溢于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晚春赋》:“水筛空而照底,风入树而香枝。”

⒉  花枝。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五首·爱远山》:“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年饭》:“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香枝

  • 香枝是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ng zhī,释义为香气散溢于树枝;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