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词典解释: xiāng gū 又称“香蕈”、“冬菇”。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好气性腐生真菌。菌盖肥厚,表面褐色,上有褐色鳞片。生于阔叶树倒木上,也可人工培养。子实体常在立冬后至翌年清明前产生。味鲜而香,供食用和药用。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ㄤ ㄍㄨ  拼音 xiāng gū植物名。香蕈科香蕈屬。寄生植物。原產於我國、日本。寄生於松、栗等枯木幹皮上,子實體肉質,菌蓋表面黑褐色,菌褶白色。目前都以人工培養,供食用。亦稱為「香菌」、「香蕈」。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232页 第12卷 43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21页

词典名字:

香菇

词典发音:

xiāng gū

国语辞典

香菇 xiānggū

[mushroom] 寄生在栗树等树干的蕈类,菌盖表面黑褐色,有裂纹,菌柄白色。有冬菇、春菇等多种。味鲜美。也叫“香蕈”

基本解释

香菇[ xiāng gū ]

⒈  植物名。香蕈科香蕈属。寄生植物。原产于我国、日本。寄生于松、栗等枯木干皮上,子实体肉质,菌盖表面黑褐色,菌褶白色。目前都以人工培养,供食用。

英语shiitake (Lentinus edodes)​, an edible mushroom

德语Lentinula edodes (Eig, Bio)​, Shii-take, Shiitake (ein Speisepilz)​ (Eig, Ess)​

法语Shiitaké

引证解释

⒈  一种鲜美食用菌。寄生于栗、槲等树干上。菌盖表面呈黑褐色,有裂纹,菌柄呈白色。有冬菇春菇等多种。也称香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香菇 (食用菌)

  •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