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
词典解释:
军、路、府、州名。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分扬州置军。治高邮(今市)。元至元中升为路,后改为府。明初改为州。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兴化、宝应、金湖等市县地。清不辖县。1912年改为县。
市名。在江苏省扬州市北部,西滨高邮湖,邻接安徽省。京杭运河纵贯境内。汉置高邮县,明入高邮州,1912年复改高邮县。1991年改设市。人口83.2万(城镇13.1万,1996年)。工业有机械、电器、纺织、建材、食品等。盛产稻、小麦。养鸭业发达,以产鸭蛋著称。古迹有文游台、唐代的西塔(镇国寺塔)和明代的东塔(净土寺塔)。
网络解释
高邮 (江苏省高邮市)
高邮是世界遗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地处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长江三角洲,位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双重辐射区,是苏中重要门户。是中国民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集邮之乡 、中国建筑之乡高邮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1年建城史。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为帝尧故里、尧文化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是中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城市。下辖13个乡镇街道和3个区,面积1963平方千米,人口81.18万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609亿元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盂城驿、龙虬庄遗址、高邮当铺、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塔、平津堰,高邮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高邮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遗产点之一高邮先后荣获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国家生态市、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市、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市、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中国创新创业百强市、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市、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市、中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等称号。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幸福百市榜第21位,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8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