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

词典解释: ān kāng 1.鱼名。头大口宽﹐体前半部呈圆盘状,尾部细小。胸鳍宽大,臂状。无鳞。为近海底层鱼类。能发出像老人咳嗽的声音。通称老头鱼。我国沿海均产。国语辞典注音 ㄢˋ ㄎㄤ  拼音 àn kāng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縱扁,像琵琶狀,口寬大,常臥於海底,為海深魚類。亦稱為「琵琶魚」。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032页 第12卷 123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页

词典名字:

鮟鱇

词典发音:

ān kāng

国语辞典

鮟鱇 ānkāng

[angler] 属于足鳍目的一种欧美产的海鱼,头大而扁,常半埋在泥沙里,移动头上的一根诱物和嘴边的一些肉质附器,引诱吞食其他的鱼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鱼名。头大口宽,体前半部呈圆盘状,尾部细小。胸鳍宽大,臂状。无鳞。为近海底层鱼类。能发出像老人咳嗽的声音。通称老头鱼。我国沿海均产

英语anglerfish

德语ein Meerestier, kann 'husten' wie ein alter Mann (S, Bio)​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鮟鱇

  • 鮟鱇(ānkāng),俗称结巴(jiébā)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深海水域。属硬骨鱼类,鮟鱇目(Lophiiformes)、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 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