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冤

词典解释: míng yuān 1.喊叫冤屈。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ㄥˊ ㄩㄢ  拼音 míng yuān聲訴冤屈。▶ 《福惠全書.卷一一.刑名部.詞訟》:「雖欲鳴冤赴訴,床頭之積金已盡。」▶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幸而這寡婦的兄弟出來鳴冤,才把這事息掉。」

词典名字:

鸣冤

词典发音:

míng yuān

国语辞典

鸣冤 míngyuān

[voice grievance] 叫喊冤枉,申诉冤屈

击鼓鸣冤

基本解释

鸣冤[ míng yuān ]

⒈  声诉冤屈。

《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词讼》:「虽欲鸣冤赴诉,床头之积金已尽。」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幸而这寡妇的兄弟出来鸣冤,才把这事息掉。」

引证解释

⒈  喊叫冤屈。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差拘》:“明知局诈然已堕其阱中,虽欲鸣冤赴诉,床头之积金已尽,家产已準算无餘,又安能徒手空弮而搏结队之猛虎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李壮 不顾众人,便飞奔到县里去击鼓鸣冤,説 夏作人 杀人。”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只有若干已经‘正法’的人们,至今不听见有人鸣冤或冤鬼诉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鸣冤

  • 击鼓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