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

词典解释: yā zuǐ lóng 古爬行动物。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脑壳像鹅头,浑圆高耸。嘴扁而阔,很像鸭喙,故名。上下颌密布细小的牙齿,以食草为生。前肢纤细,后肢粗壮。能水陆两栖。白垩纪晚期最繁盛。国语辞典注音 ㄧㄚ ㄗㄨㄟˇ ㄌㄨㄥˊ  拼音 yā zuǐ lóng動物名。一種中等體型的中生代恐龍。嘴寬扁似鴨,前肢很短,故行動依靠粗大的後肢。習慣生活於水邊。

词典名字:

鸭嘴龙

词典发音:

yā zuǐ lóng

国语辞典

鸭嘴龙 yāzuǐlóng

(1) [duck-billed dinosaur]∶多种素食的鸟臀类恐龙中的任何一种,这些恐龙具有刀片状的牙齿

(2) [hadrosaur]∶鸭嘴龙属或鸭嘴龙科的恐龙

基本解释

鸭嘴龙[ yā zuǐ lóng ]

⒈  动物名。一种中等体型的中生代恐龙。嘴宽扁似鸭,前肢很短,故行动依靠粗大的后肢。习惯生活于水边。

引证解释

⒈  古爬行动物。生活于中生代,是中等大小的恐龙,嘴宽扁似鸭,前肢很短,行动依靠粗大后肢。生活在水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鸭嘴龙

  • 鸭嘴龙(hadrosaurs)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最大的有15米多长。是白垩纪后期鸟盘目草食性恐龙家族的其中一员。
  • 2008年居然发现了身长超过22米的鸭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