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八月四日与左良宇叔固方展卿由胜溪入宋家岭畅览龙眠山色月出始归

故乡山水区,循途洽幽尚。古木极阴森,层峦分叠嶂。


履石渡潺湲,荇藻微纹漾。峭壁傍回溪,争奇不相让。


过岭见平畴,樵风忽轻扬。阴阳蓄异形,耳目益昭旷。


若匪入山深,孰辨峰殊状。唐宋善游人,题名互相望。


倏忽千百年,见者倍惆怅。盛会难再逢,高咏庶相抗。

南歌子 其三 闺夜

绛蜡啼千箸,冰蚕搅万丝。空房香烬欲消时。冷暖争如宝鸭,腹中知。

读梧溪集感赋

牢落乌泾寓,荒凉席帽峰。艰危双老鬓,飘泊一孤筇。


天地诗边泪,江山客里烽。故丘何处问,惆怅望云松。

慈仁顾祠落成赋呈诸公隐括先生诗意

行幐九陌记曾经,含泪春花赋旧京。往昔炊羹犹古寺,祇今戴盎几狂生。


双松磊砢全孤节,四柿凄其吊女贞。落日城南容驻马,一庐近拓小窗明。

入关马上作 其一

前山复后山,莽莽山头月。古人复今人,累累山下客。


朔风当马嘶,征车夜中发。星河落人面,冰雪棱马骨。


壁立上苍苍,鸡鸣关塞白。

中秋夜与泾阳刘西谷编修吴山对月

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


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冻蝶行

彤云压檐霜如水,断槛空阶百虫死。朔风吹蝶何处来,犹向东篱觅寒蕊。


香须金翅半消磨,欲飞无力可奈何。小鬟戏扑置奁内,脂茧为茵粉作窠。


记得春时红紫绽,日绕秦楼过汉殿。东风几日媚芳丛,不信韶华去如电。


滕王下笔费踌躇,瘦形朝来难再摹。南华梦断隔烟水,庭空月暗秋魂孤。


蝶兮蝶兮暂栖止,尚有梅花堪徙倚。明年放尔曲栏中,春露团香生凤子。

寡言

陇山多飞鸟,翱翔适其生。鹦鹉夸能言,樊笼苦拘萦。


钟鼓悬太常,考伐声铿鍧。不叩而自鸣,群谓之妖声。


吉人以行重,躁人以舌轻。缅怀磨兜坚,守口心怦怦。

送顾侠君南归

黄金台下骅骝去,尘世谁知相马经。击筑痛浮燕市白,钓竿归指莫釐青。


凤毛共许传灵运,龙尾何妨属管宁。应有珠玑干气象,选楼高傍少微星。

辰州立春

彩胜云翘映碧汀,春声残岁讶先听。风萦腊雪披仍怯,山抹晴霞睡渐醒。


独老客颜浑自厌,前途化鸟基相形。伏波营畔扬舲晚,愁对生盘细菜青。

秋阴

镇日重云护板扉,秋寒容易透秋衣。数声风叶静时落,一片雨丝晴后飞。


瓜蔓影中虫独语,蓼花深处燕双归。槐阴一枕还乡梦,云树苍茫认钓矶。

古意

碧玉堂西红粉楼,长安归思忆凉州。咸阳桥上三年别,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汉家关塞白榆秋。梦魂欲识金微路,应逐交河水北流。

清明谒袁督师墓

南人帅边非常功,易祀三百无此雄。英名不掩故坟在,清明野烧青回红。


迩来正值国多事,蹙地万里辽东东。视明亡徵系公死,季清诸将犹沙虫。


春秋内外大异义,诸夏自杀今为讧。人才由蘖亦复尽,独寻旧史追前踪。


当年和议岂得已,盖欲以暇营锦中。收拾散亡计恢复,肘腋之患除文龙。


遵化三屯一战衄,间关入卫宁非忠。维公志业自千祀,事去历历犹能穷。


上炳日星下河岳,讵藉土壤增崇隆。我来墓祭辄三叹,瞻徊惟敬堂前松。


谁令丹垩蚀风雨,乃请庙飨为迎逢。援唐宗姓祀李耳,希宋濮议跻欧公。


时流无耻可足道,于公不啻筵撞钟。

金缕曲 题叆叇轩主瑶台小咏

我已飘零后。向天涯、何堪重忆,凤城尊酒。不分推排成老辈,恁许莺花依旧。


休采撷、江南红豆。谁说芭蕉坚固树,只生生,种得相思够。


诗句枉,故人口。


君知作达观空否。问往日、云愁海思,先生乌有。一剑年年磨不厌,潦倒健儿身手。


空赢得、花前敛袖。书札长安都冷落,怕西山,也似人消瘦。


堆案是、楞伽咒。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一

别谙拔耳教初开,曾向中华款塞来。和卓运终三十世,天朝辟地置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