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赠张明远

小巷门常掩,窗阴竹几层。贫怜养志子,老作在家僧。


苦行逢人笑,问心转自憎。挥杯时劝影,明月是高朋。

菩萨蛮 饮杜鹃花前,戏作回文

小红藏翠笼烟晓,晓烟笼翠藏红小。春暮几声莺,莺声几暮春。


对花须酒赛,赛酒须花对。帘卷透香妍,妍香透卷帘。

小巳小雨

山光泼翠水拖蓝,此日人家话养蚕。柳絮桃花春九十,雨丝风片节重三。


莺藏叶底黄都湿,兰采岩中绿正酣。天气酿寒微送冷,庇身犹觉薄绵堪。

汪舟次先生临晋唐诸帖卷 其一

北碑南帖派徒分,书到通神自不群。总向山阴探龙颔,得鳞得爪尽拿云。

四江口吊程忠悯学启

微风引轻桡,舟出四江口。推窗延远瞩,晴色横广亩。


侧闻程将军,于此殄群丑。合围气不挠,转斗勇逾赳。


我如哮虎阚,彼已鋋鹿走。杀贼数万人,积尸等冈阜。


自兹贼胆落,坚城取唾手。迅扫恢全疆,不待一载后。


此战开先声,论功实称首。余威积草木,飒飒犹怒吼。


方今厚酬庸,群公各圭卣。伤哉殉马革,英雄先骨朽。


时来事竟成,数尽名空寿。鼙鼓兴遐思,余慨落樽酒。

吊聂功廷军门

师行报捷忽闻雷,未到功成志已灰。势处危疑惟有死,耗传遐迩尽生哀。


人从草际求忠骨,我替朝中惜将才。太息玉门遽沦陷,纷纷胡骑进关来。

遣兴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昔游 其一

昔游朐山阳,东海看出日。空中金鸡鸣,红霞黯愁色。

火轮忽飞耀,苍岩炫丹阙。半顶聆清风,波涛万里阔。

水天霁景明,帆樯植如发。蓬莱露气深,浩荡潮头没。

穷秋惜日短,万象助凄冽。归来倏三载,道路隔榛棘。

官场万井灶,化为豺虎窟。巨鱼吼若雷,齿牙利金铁。

青山虽在眼,难具浮海筏。药囊今已空,惆怅两鬓雪。

板桥题画·兰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食旧堂集序

引用前两句时,原文应为“奔流到海不复回”,错引成了“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人京师,则称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教不死,乃益自喜日:“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遇先生于京师,顾称许以为可,后遂与交密。居闲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子颖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人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南来者,传两人滇蜀间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以吏议降职,遂返丹徒,来往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被疾还江南,而子颍为两准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而复于扬州相见。其聚散若此,岂非天邪!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进。尝同宿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旧堂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其言绝善。鼐生平不常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将不复作乎!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颍乃俾人抄为十几卷,日《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复回”。

湘江秋晓

爽气荐金风,新凉入衣袂。
朝露流青桐,旭日光生媚。
轩窗坐临江,烟影浮轻翠。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双鸥浴回波,蹴荡晴光坠。
风帆影外来,隐见都深致。
渔网次第张,钓饵各呈技。
苟得亦偶然,贪求本无谓。
远雁下平沙,嘹亮遗凄唳。
幽怀本不穷,况当心目费。
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吊浙江三忠诗 其二

当道豺狼据上游,埋轮无地合归休。庸知精卫能衔石,竟有将军肯断头。


力抗神奸争大局,魂归沧海泣同舟。于忠肃是乡先辈,共指西湖作首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