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部首 总笔画 30
笔顺 丶一丶ノ一ノ丨一フ一一フ丶一丶ノ一ノ丨一フ一一フ丶一ノフ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277DB
基本字义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康熙筆画:32 ·部外筆画:26

【字彙補】古文襲字,見《古老子》。註詳十六畫。【篇海】同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左衽袍。从衣,龖省聲。?,籒文襲不省。似入切〖注〗㦻、褶、?,古文。

『說文解字注』

(襲)?衽袍。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士䘮禮。乃襲三稱。注曰。遷尸於襲上而衣之。凡衣死者。左衽不紐。按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襲亦左衽不紐也。袍、褻衣也。記曰。纊爲繭。緼爲袍也。許曰。袍、襺也。士喪禮。襲衣有爵弁服、皮弁服、褖衣。注。褖衣所以表袍者。子羔之襲繭衣裳與稅衣爲一是也。斂始於襲。襲始於袍。故單言袍也。襲字引申爲凡揜襲之用。若記曰帛爲褶。士喪禮古文作襲。叚借字也。喪大記、玉藻用禮今文作褶。注曰。褶、袷也。有表裏而無著。許依古文禮。故不收褶字。凡經典重襲之義。如筮襲于夢。武王所用。祥襲則行。不襲則增。修德而改⺊。皆當作褶。褶義之引申。从衣。龖省聲。似入切。七部。


(?)籒文襲不省。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