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种智

词典解释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词典名字:

一切种智

词典发音:

yī qiè zhǒng zhì

国语辞典
  •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

  •   (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参见“一切智”。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
    (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 《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
    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復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説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一切种智

  • 梵语sarvatha^-jn~a^na。佛三智之一。又作佛智。
  • 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