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

词典解释

明成祖时京军分为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三大营各有总兵,不相统一,号令不一致。前期用兵都以此为主力。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三大营丧失几尽,于谦乃在各营中选精兵十五万,分十营集中团练,称为团营。团营统一编制,号令划一,兵将相习,战斗力大为加强。嘉靖时罢团营,恢复三大营旧制,并改三千营为神枢营,但以募兵代替世军,实质上已和过去不同。

词典名字:

三大营

词典发音:

sān dà yíng

国语辞典
  • ·永乐时,京军分三大营,即:五军营,肄习营阵;三千营,肄习巡哨;神机营,肄习火器。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明 永乐 时,京军分三大营,即:五军营,肄习营阵;三千营,肄习巡哨神机营,肄习火器。

    《续文献通考·兵二》:“京军三大营,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其制皆备於 永乐 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大营

  • 明代京军编制,英three main battalion in Ming Dynasty。洪武初即设,隶大都督府。十三年(1380年)改隶五军都督府。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规制渐臻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