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

词典解释: sān yuè sān rì 1.即上巳节。汉以前取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三国魏以后改用,不用上巳。见《晋书.礼志下》。《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唐贾公彦疏:"一月有上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水上戒浴是也。"《艺文类聚》卷四引《夏仲御别传》:"仲御诣洛,到,洛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轸,并至南浮桥边禊。"唐杜甫《丽人行》:"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国语辞典注音 ㄙㄢ ㄩㄝˋ ㄙㄢ ㄖˋ  拼音 sān yuè sān rì陰曆三月初三,即上巳。古人在這一天,有修褉的習俗,後演變為春遊飲宴的節日。▶ 唐.杜甫〈麗人行〉:「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5页 第1卷 185

词典名字:

三月三日

词典发音:

sān yuè sān rì

国语辞典
  • 即上巳节。
  • 基本解释

    三月三日[ sān yuè sān rì ]

    ⒈  阴历三月初三,即上巳。古人在这一天,有修褉的习俗,后演变为春游饮宴的节日。

    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引证解释

    ⒈  即上巳节。 汉 以前取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 三国 魏 以后改用三月三日,不用上巳。见《晋书·礼志下》。

    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唐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上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艺文类聚》卷四引《夏仲御别传》:“仲御 诣 洛,到三月三日, 洛 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軫,并至南浮桥边禊。”
    杜甫 《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 水边多丽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三月三日

  • 三月三日是中国古代的上巳节(以在三月上旬的巳日而得名,魏以后改定为农历三月初三)。词作者是东晋庾阐,属于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