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地

词典解释

1.谓擅自处置领地。《公羊传·桓公元年》:“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何休 注:“地皆不得专。”《汉书·匡衡传》:“《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大夫不专地。人买卖由己,是专地也。”

2.引申为割据。《新唐书·柳冕传》:“自 安 史 乱常,始有专地;四方多故,始有不朝。” 宋 叶适 《兵总论二》:“自 唐 至德 以后,节度专地以抗上令,喜怒叛服在於晷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论矣。”

词典名字:

专地

词典发音:

zhuān dì

国语辞典
1.谓擅自处置领地。 2.引申为割据。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擅自处置领地。

公羊传·桓公元年》:“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何休 注:“地皆不得专。”
汉书·匡衡传》:“《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大夫不专地。人买卖由己,是专地也。”

⒉  引申为割据。

新唐书·柳冕传》:“自 安 史 乱常,始有专地;四方多故,始有不朝。”
宋 叶适 《兵总论二》:“自 唐 至德 以后,节度专地以抗上令,喜怒叛服在於晷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论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专地

  • 专地,zhuān dì,汉语成语,谓擅自处置领地或为割据。出自《公羊传·桓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