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贡

词典解释

古籍中所载周的九种*土贡。《周礼·天官上》:“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祀贡,牺牲、包茅之属。嫔贡,皮帛之属。器贡,宗庙之器。币贡,绣帛。材贡,木材也。货贡,珠、贝自然之物也。服贡,祭服。斿贡,羽毛。物贡,九州之外各以其所贵为挚。”郑玄的解释不尽相同。

词典名字:

九贡

词典发音:

jiǔ gòng

国语辞典
  • 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嬪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
    《晋书·食货志》:“昔 周 姬公 制以六典,职方陈其九贡,颁财内府,永为不刊。”
    《旧唐书·昭宗纪》:“且四海之内,创痏犹殷,九贡之邦,纲条未理。”
    章炳麟 《封建考》:“邦国既有九贡,其诸侯所未食者,附庸蕞猥,宫简事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九贡

  • 九贡是西周财政收支的规定,这些按国王意志规定的收支项目在《周礼》中称之为“九贡”,“九赋”和 “九式”。国王通过天官大宰授权以司会为首的会计官员具体掌握控制,并要求会计部门按照这些项目规定来反映经济核算的内容,并定期向国王汇报。这些收支项目不但作为会计部门的核算依据,也是财物保管部门核算的依据,同时也是进行经济审计的依据。由于这些会计收支核算项目较固定和统一,也就成为当时计算、记录、编制财计报告的依据和标准。这些项目起着类似当今会计科目的作用。“九贡”是岁入项目,是诸侯向王朝所献的贡品,为王朝的日常生活所用,大部分是实物,少部分是货币,是王朝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