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函

词典解释

书信书函往来

文书的封套。亦指书信。

《后汉书·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匱,璽印封之。”《旧唐书·魏徵传》:“ 徵 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 明 高启 《送王推官赴谯阳》诗:“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清 曹寅 《支俸银铸酒枪一枚寄二弟生辰》诗:“比闻饮噉君常健,聊伴书函使欲归。”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曰书函,上下平等,皆可通行者也。”

词典名字:

书函

词典发音:

shū hán

国语辞典

书函 shūhán

(1) [letter]∶书信

书函往来

(2) [slipcover]∶书套

基本解释

书函[ shū hán ]

⒈  书信的封套,引申为书信。

《续汉书志·第七·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

书牍 书柬 书简 书信 书札

引证解释

⒈  文书的封套。亦指书信。

后汉书·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匱,璽印封之。”
《旧唐书·魏徵传》:“徵 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
高启 《送王推官赴谯阳》诗:“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清 曹寅 《支俸银铸酒枪一枚寄二弟生辰》诗:“比闻饮噉君常健,聊伴书函使欲归。”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曰书函,上下平等,皆可通行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书函

  • 书函,读音shū hán,意为书套,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