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天

词典解释: èr shí bā tiān1.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6页 第1卷 116

词典名字:

二十八天

词典发音:

èr shí bā tiān

国语辞典
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参见“三界”。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若乃沉沉夜壑浩浩世尘莫不以兹玄符,承彼慧日,超於三千大千之世,游乎二十八天者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十八天

  • 二十八天,佛教专有名词。
  • 佛教认为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共二十八层。其中欲界天有六层天、色界天有十八层天、无色界天有四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