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弦

词典解释: èr xián 1.谓月亮的上弦与下弦。 2.指两根弦的乐器。(1)一种弹拨乐器。《清续文献通考.乐七》:"本番部乐,樟木为体,曲首,桐面,长方形,底有孔,通常三尺。"(2)即二胡。《清续文献通考.乐七》:"等于二胡,惟槽之前后均冒皮,出音较沉,中音部乐器。"

词典名字:

二弦

词典发音:

èr xián

国语辞典
  • 谓月亮的上弦与下弦。
  • 指两根弦的乐器。
  • 丝弦之细于老弦而粗于子弦者。
  • 基本解释

    二弦[ èr xián ]

    ⒈  胡琴别名。参见「胡琴」条。

    德语Erxian (zweisaitiges chinesisches Streichinstrument)​ (Eig, Mus)​

    引证解释

    ⒈  谓月亮的上弦与下弦

    《隋书·天文志中》:“二絃之日,日照其侧,人观其傍,故半明半魄也。”

    ⒉  指两根弦的乐器。(1)一种弹拨乐器。参见“二胡”。

    《清续文献通考·乐七》:“二絃本番部乐,樟木为体,曲首,桐面,长方形,底有孔,通常三尺。”
    (2)即二胡。 《清续文献通考·乐七》:“二絃等於二胡,惟槽之前后均冒皮,出音较沉,中音部乐器。”

    ⒊  丝弦之细于老弦而粗于子弦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弦

  • 二弦,流行于广东潮汕、福建闽南、香港、东南亚、上海等潮汕人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潮州音乐和潮剧音乐的领奏乐器,琴筒木制,蒙以蛇皮,内线为丝线外线为钢线。演奏者俗称头手,指挥乐队的文畔。与二胡是二种不同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