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礼

词典解释: kàng lǐ 1.抗礼。谓以对等的礼节相待。国语辞典注音 ㄎㄤˋ ㄌㄧˇ  拼音 kàng lǐ彼此以平等的禮節相待。▶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亦作「抗禮」。

词典名字:

亢礼

词典发音:

kàng lǐ

国语辞典
  • 抗礼。谓以对等的礼节相待。
  • 基本解释

    亢礼[ kàng lǐ ]

    ⒈  彼此以平等的礼节相待。也作「抗礼」。

    《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

    引证解释

    ⒈  抗礼。谓以对等的礼节相待。

    《礼记·燕义》:“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
    《汉书·高帝纪下》:“异日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
    颜师古 注:“亢者,当也,言高下相当,无所卑屈。”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一入背峞,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亢礼

  • 亢礼,汉语词汇。
  • 拼音:kàng lǐ
  • 释义:1、抗礼。谓以对等的礼节相待。2、亦有相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