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

词典解释: rén shì 1.有名望的人。旧时多指社会上层分子。 2.现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3.指文人,士人。 4.民众。国语辞典注音 ㄖㄣˊ ㄕˋ  拼音 rén shì社會上一般人的統稱。▶ 如:「社會」、「地方」。▶ 《老殘遊記.第一回》:「所以城中往往於下午攜尊挈酒在閣中住宿,準備次日天未明時看海中出日,習以為常。」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33页 第1卷 103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93页

词典名字:

人士

词典发音:

rén shì

国语辞典

人士 rénshì

(1) [personage]∶有身份、名望或地位的人

爱国人士

(2) [gentry]∶特殊阶级或类别的人们

运动界人士

基本解释

人士[ rén shì ]

⒈  社会上一般人的统称。

老残游记·第一回》:「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

如:「社会人士」、「地方人士」。

英语person, figure, public figure

德语Mensch (S)​, Persönlichkeit des öffentlichen Lebens

法语personnage, personnalité

引证解释

⒈  有名望的人。旧时多指社会上层分子。

《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郑玄 笺:“古明王时,都人之有士行者。”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於是 东都 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

⒉  现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冰心 《斯人独憔悴》:“中外人士,都很赞美的。”

⒊  指文人,士人。

《北齐书·恩倖传·韩凤》:“凤 於权要之中,尤嫉人士……若见武职,虽厮养末品亦容下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人士因有用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
清 姚鼐 《送余伯扶重游武昌》诗:“皖 中山远人士稀,爱咏清辞长面壁。”

⒋  民众。

《后汉书·邓骘传》:“时遭元二之灾,人士荒飢,死者相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人士

  • 名词
  • 1.有名望的人。旧时多指社会上层分子。
  • 2.现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 3.指文人,士人。
  • 4.民众。
  • 5 不方便透漏姓名、职务的人的一种模糊化称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