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

词典解释

亦称伏胜。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济南(郡治今山东章丘西)人。曾任秦博士。汉初,以《尚书》教于齐鲁间。汉文帝时,派晁错向他学《尚书》,相传伏生女(名佚,或作羲娥)曾帮助传授。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其门下。今本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即由他传授而存。相传还作有《尚书大传》,疑是其弟子张生、欧阳生或后来的博士们杂录所闻而成。

词典名字:

伏生

词典发音:

fú shēng

国语辞典
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汉 时 济南 人,名 胜,或云字 子贱。原 秦 博士,治《尚书》。 始皇 焚书, 伏生 以书藏壁中。 汉 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 齐 鲁 间。 文帝 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 伏生 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 晁错 往受之。 西汉 《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 清 陈寿祺 《尚书大传序录》。

明 方孝孺 《叶用宾赞》:“閲百年之变故,儼一代之仪刑。是盖齐乎 秦 伏生 之寿,而庶几 汉 管寧 之清者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伏生 (文人)

  • 伏生(伏胜,字子贱),汉人,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约前268年),卒于汉文帝三年(约前178年),享年90岁。汉国济南(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为秦博士。
  • 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世传的今文《尚书》皆出于他。
  • 初被载于司马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