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庐

词典解释: yǐ lú 1.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 2.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国语辞典注音 ㄧˇ ㄌㄨˊ  拼音 yǐ lú守喪者所住的草房。這種草房蓋在中門之外的東牆下,向北開門,門上沒有橫梁和柱子,只是以草為屏障,不加泥塗。▶ 《禮記.喪大記》:「父母之喪,居倚廬,不塗。」▶ 唐.白行簡《李娃傳》:「有靈芝產於倚廬,一穗三秀。」

词典名字:

倚庐

词典发音:

yǐ lú

国语辞典
1.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 2.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
基本解释

倚庐[ yǐ lú ]

⒈  守丧者所住的草房。这种草房盖在中门之外的东墙下,向北开门,门上没有横梁和柱子,只是以草为屏障,不加泥涂

《礼记·丧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
唐·白行简《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

引证解释

⒈  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

《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 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
《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

⒉  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参见“倚门”。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倚庐

  • 倚庐,读音为yi lu,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居父母丧时所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