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俗

词典解释: sēng sú 1.僧徒与一般人。国语辞典注音 ㄙㄥ ㄙㄨˊ  拼音 sēng sú僧侶與一般民眾。▶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送出,伽藍盡皆焚燒,寸斬,不留一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84页 第1卷 168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24页

词典名字:

僧俗

词典发音:

sēng sú

国语辞典

僧俗 sēngsú

[monk and common people] 僧尼和没有出家的一般人

基本解释

僧俗[ sēng sú ]

⒈  僧侣与一般民众。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送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

英语laymen, laity

德语Mönche und Laien , (buddhistische)​ Priester und Laien (S, Buddh)​

引证解释

⒈  僧徒与一般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游庐山》:“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 苏子瞻 来矣!’”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十三妹 原因‘侠义’两箇字上起见,一心要救 安、张 两家四口的性命,才杀了僧俗若干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僧俗

  • 僧俗,指僧尼和没有出家的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