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宰

词典解释: yuán zǎi 1.丞相。国语辞典注音 ㄩㄢˊ ㄗㄞˇ  拼音 yuán zǎi1. 首相。▶ 《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史臣曰:「實賴,固懷匪石之心。」2. 主謀的人。▶ 宋.蘇轍〈陳州為張安道論時事書〉:「投竄,以謝二鄙,而陛下既三 悔矣。」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958页 第2卷 214

词典名字:

元宰

词典发音:

yuán zǎi

国语辞典
丞相。
基本解释

元宰[ yuán zǎi ]

⒈  首相。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史臣曰:「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⒉  主谋的人。

宋·苏辙〈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投窜元宰,以谢二鄙,而陛下既三 悔矣。」

引证解释

⒈  丞相。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中鉉继踵於《周南》。”
李善 注:“元宰,冢宰也。”
《晋书·王导传赞》:“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潜运忠謨,竟翦吞沙之寇。”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天禧 中,宰相 丁晋公 始为使; 天圣 三年,又以宰相 王冀公 为使。自后元宰继领之。”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颖 ﹞于是击登闻鼓,讼 昉 身任元宰,属北方多警,不忧边思职,但赋诗饮酒并置女乐等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元宰

  • 元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uán zǎi,意思是指丞相、主宰或主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