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

词典解释

指发音气流在口腔通过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1.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

清 吴伟业 《送杜大于皇兼简曹司农》诗:“一气元音接混茫,想落千峯入飞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夫诗为天地元音,有定而无定,到恰好处,自成音节。” 金一 《心声》:“夫古淡夷愉,鏘喤而闛鞳,此元音之美调,吾久不得闻之矣。”

2.音素的一类。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o、e、i、u等。亦称“母音”。

词典名字:

元音

词典发音:

yuán yīn

国语辞典

元音 yuányīn

[vowel] 指发音气流在口腔通过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基本解释

元音[ yuán yīn ]

⒈  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者称为「元音」,可自成音。国音字母ㄚ、ㄛ、ㄜ、ㄝ等均属之。相对于辅音而言。

⒉  书名。明孙原理编,十二卷,元人诗的总集

英语vowel

德语Vokal (S)​

法语voyelle

引证解释

⒈  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

吴伟业 《送杜大于皇兼简曹司农》诗:“一气元音接混茫,想落千峯入飞鸟。”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夫诗为天地元音,有定而无定,到恰好处,自成音节。”
金一 《心声》:“夫古淡夷愉,鏘喤而闛鞳,此元音之美调,吾久不得闻之矣。”

⒉  音素的一类。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o、e、i、u等。亦称“母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元音 (音素的一类)

  • 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 发元音时,气流从肺部通过声门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均匀震动,然后震音气流不受阻碍地通过口腔,通过舌、唇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元音时声带必然震动,这叫做浊元音。也有的语言发元音时声带不振动,发出清元音(voiceless vowel)。
  • 某些语言中一些元音字母在某些情况下不发音,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法语中元音字母“e”在词末不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