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产

词典解释

公家财产;公共产业。《清史稿·食货志一》:“ 雍正 初,清理旗地,令颁帑赎回。凡不自首与私授受者,胥入官为公产。” 严复 《辟韩》:“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僕隶也。”

公家财产;公共产业。《清史稿·食货志一》:“ 雍正 初,清理旗地,令颁帑赎回。凡不自首与私授受者,胥入官为公产。” 严复 《辟韩》:“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僕隶也。”

词典名字:

公产

词典发音:

gōng chǎn

国语辞典
公共财产:侵吞~。
基本解释

公产[ gōng chǎn ]

⒈  国家或公共团体所有的财产。

私产

引证解释

⒈  公家财产;公共产业。

《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 初,清理旗地,令颁帑赎回。凡不自首私授受者,胥入官为公产。”
严复 《辟韩》:“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僕隶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产

  • 公产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ōng chǎn,意思是公家财产;公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