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齐
词典解释:
中国古代青铜具有代表性的六个品种。按其成分分为六类,各以其用途命名。《考工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鉴是镜,燧是取火工具)。六齐中锡之含量:钟鼎之齐为七分之一,斧斤之齐为六分之一,戈戟之齐为五分之一,大刃之齐为四分之一,削杀矢之齐为七分之二,鉴燧之齐为二分之一。根据近代金属学知识,凡含锡20%左右的青铜最为坚韧,适合于制斧斤、戈戟;含锡30%~40%的青铜,硬度最高,适合于制大刃、削杀矢之用。六齐中锡之含量,与此基本一致,因而它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国语辞典
我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引唐 张说 《蒲津桥赞》诗:“赋 晋国 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
⒉ 汉高祖 刘邦 封其子 刘肥 为 齐王,至 惠帝 时,乃分 齐 为六,分封 肥 之六子:将闾 为 齐王,惠 为 济北王,贤 为 菑川王,雄渠 为 胶东王,邛 为 胶西王,辟光 为 济南王,称“六 齐”。
引《汉书·邹阳传》:“彊 赵 责於 河间,六 齐 望於 惠后。”
网络解释
六齐
说法有二:1.商周时期,青铜器冶炼及其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六齐之法实为锡、铜的六种不同的合金比例而做出不同的器具的冶炼技术;2.汉惠帝时,分齐为六,则称六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