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宰

词典解释: chū zǎi 1.由京官外出任县官。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 ㄗㄞˇ  拼音 chū zǎi舊稱由京官外放為縣邑的首長。▶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郎官上應列宿,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 唐.韓愈〈縣齋讀書〉詩:「山水縣,讀書松桂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237页 第2卷 493

词典名字:

出宰

词典发音:

chū zǎi

国语辞典
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基本解释

出宰[ chū zǎi ]

⒈  旧称由京官外放为县邑的首长。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唐·韩愈〈县斋读书〉诗:「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引证解释

⒈  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梅尧臣 《送董著作知北海县》诗:“出宰得古邑,农鉏多带经。”
方苞 《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公起荫子,厉学闻显,未壮出宰,厥猷已远。”
严复 《救亡决论》:“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出宰

  • 出宰拼音chū zǎi ,释义 《后汉书·明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