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教

词典解释: pàn jiào 1.佛教语。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国语辞典注音 ㄆㄢˋ ㄐㄧㄠˋ  拼音 pàn jiào佛經經典因背景、作者淵源不同,前後期經典中的思想差別很大。為了調和其間的衝突,及提昇自宗經典地位,於是將各種經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確立自宗思想的優越,這種批判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390页 第2卷 646

词典名字:

判教

词典发音:

pàn jiào

国语辞典
佛教语。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
基本解释

判教[ pàn jiào ]

⒈  佛经经典因背景、作者渊源不同,前后期经典中的思想差别很大。为了调和其间的冲突,及提升自宗经典地位,于是将各种经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确立自宗思想的优越,这种批判称为「判教」。

德语abtrünnig (Adj)​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

隋 智顗 《妙法莲华玄义》卷十:“圣人布教各有归然,然诸家判教非一。”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辨教就是判教,因为当时的大乘是作为佛教全体中的一员了,就应依判教方法,辨明某一大乘在全体中应该占有什么地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判教

  • 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类别,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又作教判。判教起源于南北朝时代,到了隋唐还继续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