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房

词典解释

1. 明 会试、 清 会试及乡试,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故称“十八房”。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今制会试用考试官二员总裁,同考试官十八员,分閲五经,谓之十八房。”《文献通考·选举》:“ 顺天 乡试,仍照旧例,其外省乡试……大省十八房。”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十八房》:“本朝会试及京闈乡试,所用同考官凡十八员,谓之十八房。按,分经本始于 宋理宗 绍定 二年,但不载房数。今之十八房,盖沿前 明 制也……《易》、《诗》各五房,《书》四房,《春秋》、《礼记》各二房,共十八房,相沿已久。”参阅《清史稿·选举志三》。

2.借指闱墨、试录,因其由十八房编刻而成,故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十八房之刻,自 万歷 壬辰,《钩元録》始……而坊刻有四种,曰程墨,则三塲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则十八房进士之作。”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十八房一行,羣蚁趋附羶。诸书束高阁,所习唯《兔园》。”参见“试録”、“闈墨”。

词典名字:

十八房

词典发音:

shí bā fáng

国语辞典
  • 会试、会试及乡试,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故称“十八房”。
  • 借指闱墨、试录,因其由十八房编刻而成,故称。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明 会试、 清 会试及乡试,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故称“十八房”。参阅《清史稿·选举志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今制会试用考试官二员总裁,同考试官十八员,分閲五经,谓之十八房。”
    文献通考·选举》:“顺天 乡试,仍照旧例,其外省乡试……大省十八房。”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十八房》:“本朝会试及京闈乡试,所用同考官凡十八员,谓之十八房。按,分经本始于 宋理宗 绍定 二年,但不载房数。今之十八房,盖沿前 明 制也……《易》、《诗》各五房,《书》四房,《春秋》、《礼记》各二房,共十八房,相沿已久。”

    ⒉  借指闱墨、试录,因其由十八房编刻而成,故称。参见“试録”、“闈墨”。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十八房之刻,自 万歷 壬辰,《钩元録》始……而坊刻有四种,曰程墨,则三塲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则十八房进士之作。”
    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十八房一行,羣蚁趋附羶。诸书束高阁,所习唯《兔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十八房

  • 明 会试、 清 会试及乡试,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故称“十八房”。